如果教会里有孩子,那它就已经有了儿童事工。换句话说,即便还没有设立具体的项目、组成带领团队、选定课程或准备资源,儿童事工其实已经在进行中。而教会要建立一个真正有效的儿童事工,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装备孩子的首要牧者:他们的父母。
遗憾的是,在建立儿童事工的过程中,父母常常被排在后面,甚至被边缘化。
然而,圣经却把父母放在最核心的位置。《申命记》第六章清楚地教导父母,要让神的话语充满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要常常谈论、殷勤教导、写在身边、系在手上,从早到晚,无时无刻不让孩子沉浸在信仰中。父母的首要使命,就是带领孩子敬畏主、爱慕神。
一项针对多间美国福音派教会的研究 [1] 表明:96%的父母认同或强烈认同自己是孩子最主要的属灵引导者(只有 11%认为是教会,1%认为是学校)。然而,在接受调查的父母中,有 35%的父母表示在过去一个月里,和孩子一起读经或谈论圣经的次数不超过两三次;还有 20%的父母承认,他们上个月根本没有这样做。
澳大利亚福音派教会的情况往往与美国相似。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意味着我们(和美国一样)有相当大比例的父母虽然清楚自己的角色,却未能真正付诸行动。这种认知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很容易带来愧疚感,而愧疚往往使人停滞,难以带来积极的改变。
因此,有四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教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声音来自主任牧师。他不仅塑造教会对儿童事工的态度,更影响父母对自身神圣职分的认知。因此,讲台需要持续传讲“如何牧养孩子”的信息,并透过实际范例展现牧养的实践方式。父母如何履行属灵引导的使命,必须成为讲道中不可或缺的主题。
过去二十四年里,我们的模式是在家庭崇拜中设立一个儿童环节,帮助孩子理解当天所讲的经文(我们学龄儿童的课程跟随成人讲道系列)。设立儿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装备父母,让他们有合适的语言与孩子讨论经文中的核心思想。这个目的在我脑子里很清楚。然而,最近我发现,大多数父母心中并不那么清楚。
我问父母们:为什么我们每周都在教会安排儿童环节?他们的回答是:“因为孩子喜欢”、“可以吸引孩子”、“可以教孩子”。我指出,这些目标完全可以通过儿童教会来实现。
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在装备父母,教他们如何与孩子讨论经文。但实际上,父母们更多是坐在一旁,心里感激孩子由别人教导。那么,我们该如何让父母从被动的位置转向积极参与呢?
我意识到,我需要明确地(而且反复地)说明我们所做事情的目的与意义。
今年起,我不再让孩子成为儿童环节的主角,而是直接对父母讲话,列出了我们希望如何支持、提供资源并装备他们的所有方式。
要刻意为父母提供资源和装备,并不断提醒他们,一切事工举措,都是为了成就他们作为属灵引导者的使命。
当你听到有家庭在孩子牧养上做得很好的故事时,在征得他们许可的前提下,把这些故事分享出去。例如,最近有一位妈妈分享说,她过去一直很难定期与孩子一起读圣经和祷告。但自从使用我们的读经计划后,她的孩子们现在每晚都坚持完成计划上的圣经故事阅读、祷告,并打勾确认才肯上床睡觉。多么令人欣慰的睡前小问题啊!分享这样的故事可以帮助其他父母看到,他们也能利用这些资源,帮助自己的孩子养成每日灵修的习惯。
上面列出的做法,仅仅是我们在教会中可以开展工作的冰山一角。
我最近听说新西兰有一位儿童事工牧者,她正系统地走访教会中每个家庭,讨论她的团队如何帮助每位父母更好地带领自己的孩子。能够坐下来与父母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真实需求,从而提供最合适的支持与装备,以完成这项至关重要的事工。这做法真棒!
* * * * *
[1] 摘自萨莉·金(Sarie King)所著《高效事工》(Effective Ministry)中的《青少年与儿童事工》(Youth & Children’s Ministry)部分,13-14 页。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澳大利亚福音联盟英文网站:Building Children’s Ministry By Partnering With Par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