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当福音派逐渐失去福音的光芒
2025-11-05
—— Joe Carter

过去三十年来,我一直反对放弃‘福音派’(Evangelical)标签这一观点。我始终坚持,我们不该让政治因素或文化包袱绑架这个词语,因为它承载着丰富的神学传统。它的圣经和历史根基,远比当下的争议更为深远。

然而,即便是我,也不得不承认:在今天的美国语境里,这个我所珍视的称号几乎已经失去了意义。曾几何时,它代表着对核心圣经真理的坚持——比如圣经的权威、个人必须重生、基督十字架代赎工作的中心地位。但如今,它更像是一种政治标签,而不是神学立场。正如历史学家托马斯·基德(Thomas Kidd)所:“在美国流行文化里,福音派基本上就是指那些自认为有宗教信仰、并且投票给共和党的白人。”

可能我们确实应该承认,它已经成了政治性的称呼。因为正如《2025 神学现状调查》(2025 State of Theology survey)所显示的,它似乎已不再代表任何鲜明的正统基督信仰。调查结果甚至表明,在美国,自称“福音派”的人所持的许多信念,如果放在过去那些真正信奉圣经的基督徒眼中,都会被视为异端。

教义的溃败

《神学现状调查》是由林格尼尔事工(Ligonier Ministries)与生命路调研机构(Lifeway Research)联合开展的项目。结果发现,许多自称福音派的人普遍持有不合乎圣经正统的看法。以下就是一些触目惊心的教义偏差。

关于人性

大约三分之二(64%)的福音派认为“人在神眼中生来就是无罪的”;同时有 53%的人认同“人会多少犯罪,但大多数人天性是良善的”。这已经不仅仅是神学细节上的偏差,而是对原罪教义的根本否认。而原罪正是整个福音的基石。如果人本性良善、出生无罪,那么基督为什么还要为人类而死?十字架就不再是神救赎计划的中心,反而成了一块多余的绊脚石(林前 1:23)。

关于三位一体

虽然有 98%的福音派声称相信三位一体,但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三位一体意味着三个位格的真神。超过一半(53%)的人认为“圣灵只是一种力量,而不是一位有位格的存在”。那么,一个人怎么能一方面说自己相信“独一真神有三个位格”,另一方面却否认其中一位的位格性呢?这说明许多福音派其实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些他们并不真正明白的信条。

关于神的爱

更耐人寻味的是,94%的福音派相信“神以同样的方式爱所有人”,这个比例甚至比美国整体人口(83%)还高。这种披着基督教外衣的道德式治疗主义自然神论,抹去了圣经所强调的重要区别:神对受造界的普遍恩惠,与祂对选民特别的、救赎性的爱(弗 2:4)。它把福音削减成一种温馨的感觉,而不再是神救赎人类的宏大计划。

关于敬拜独一神

将近一半(47%)的福音派认为“神接纳所有宗教的敬拜,包括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五分之一的穆斯林会自称是福音派。)这一结果尤其令人震惊,因为所有受访者——百分之百的人——都表示:“圣经是我信仰的最高权威。”但如果他们否认基督关于独一真敬拜的排他性宣告(约 14:6),又怎么能说圣经真的是他们的最高权威呢?更矛盾的是,这群人同时也强烈认同“唯有单单信靠耶稣基督作救主的人,才能领受神白白赐下的永生”——这让他们的回答显得格外混乱。 

教会出席率的危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神学上的无知?原因在于,许多福音派根本没有意识到教会的重要性。只有 61%的人相信“每个基督徒都有责任加入地方教会”。而三分之一人所采纳的这种个人主义式的信仰态度,正好解释了福音派的神学混乱的部分原因。

当信徒脱离神所设立的恩典管道——讲台上传讲的圣道、圣礼的施行,以及教会惩戒,他们就必然会走向错误。当所谓福音派的人从社交媒体、电台评论和有线电视新闻中,得到的属灵影响远超过地方教会时,他们陷入异端几乎是迟早的事。

当然,也要承认,今天不少教会自身的问题让人提不起兴趣,它们更像是社交俱乐部或政治组织。但地方教会依然不可或缺,因为这是基督亲自设立的群体,用来守护福音、牧养他的子民,并装备圣徒。如果福音派把成为教会成员看作可有可无的,他们其实就是在否认基督对基督徒生活的设计。

无论有多少不足,地方教会仍然是神执行祂计划的方式。正如贾里德·威尔逊(Jared Wilson)所说:“你那间看似古怪、甚至有点乱的教会……就是神为你所在的世界所预备的A计划,而祂并没有B计划。”

教会领袖的前行之路

医治神学混乱,唯有依靠神学的清晰。教会领袖必须回到牧养事工的根本:教导、纠正、门训。以下是一些应对这场教义危机的切实步骤。

恢复要理问答的教导

调查结果显示,教会需要最基本的神学教育。为各年龄层设立要理问答课程。可以使用经典资源,如《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海德堡要理问答》(Heidelberg Catechism)、《浸信会要理问答》(Baptist Catechism);也可以采用较新的方式,如《新城要理问答》(New City Catechism)或《福音路要理问答》(Gospel Way Catechism)。这些文献的目的,正是为了避免当下这种神学上的混乱。

实行教会惩戒

当会友公开拥抱与圣经相违背的信念,例如普救论或伯拉纠主义(Pelagianism),牧者必须采取行动。这并不是要严苛或缺乏爱心,更不是随意惩罚,而是要足够重视真理,去纠正错误;若有人执意持守并传播假教义,就必须在必要时将其逐出教会。

明确成员要求

不要再把成员看作是信主后自然拥有的身份。教会应当设立成员课程,清楚说明教会的信仰立场,以及对成员的基本要求。要让人明白,加入地方教会并不是选择一些属灵“服务”,而是与弟兄姐妹一同在圣经权柄之下立下盟约。

不要一味降低门槛

牧者常常担心,如果讲道里有太多神学内容,会让会众听不懂,于是故意降低标准。但事实上,我们需要训练每一位信徒具备基本的神学素养。虽然不必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但也不能回避对基础真理的教导。

莫提默·阿德勒(Mortimer Adler)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这位哲学家把孩子不同的理解力比作不同容量的容器,他说,教育的平等在于达成两个结果:“第一,每个容器都要装满,不论是半品脱的容器还是一加仑的容器。第二,每个容器都要装同样品质的东西,都要能得到最高品质的奶油,而不是有的人得脱脂奶,有的人得奶油。”

讲台上的讲道与教导也应当采取同样的方式。使用神学的词汇,并向各个层次的听众解释清楚。讲到罪时,要把全然败坏的教义讲明白,使人都能听懂。讲到救恩时,要清晰有条理地阐明代赎的真理。训练会众从神学角度思考一切事。无论他们的理解力像半品脱容器还是一加仑容器,都要用神真理的奶油把他们的容量完全填满。

将教义与生活连结起来

要展示正统神学如何引领生命更新。问题不在于教义与生活无关,而在于我们未能表现出它与生活的关系。

比如全然败坏的教义。当父母真正明白孩子生来就有罪性,而不是一张无罪的白纸时,他们就会把管教看作心灵的改变,而不是单纯的行为矫正。他们会依靠福音从内心改变孩子,而不是单靠规条去约束外在的行为。对神圣洁的正确认识,应当结出圣洁的生活;对人罪性的正确理解,对人类罪性的清醒认识理当生发谦卑与倚靠恩典之心。

止衰挽颓

教会领袖可以选择继续哀叹神学妥协,或者采取行动,回归真正配得福音派之名的历史性基督信仰。这个选择,将决定下一代是继承坚实、合乎圣经的信仰,还是一个空洞的文化基督教。后者可能告诉你该投票给谁,却说不清三位一体有几位格。

福音太宝贵了,不能放在政治投机或情感慰藉的祭台上献祭。现在是牧师和教会领袖作出抉择的时候了:我们是要带领福音派走向合乎圣经的正统,还是要继续消极地“管理”美国基督教的衰败?

其实,我们已经拖得太久了。这并不是第一次发出这样的提醒(参见福音联盟对过去几次“神学现状调查”的分析:2016, 2020, 2022)。每拖延一年,就让新一代继续误以为福音派是指某种政治立场,而不是神学信念。如果我们每一个主日忽视对会众进行要理教导,就再一次把属地的空间拱手让给道德式治疗主义自然神论,而这种思想已经深深俘获了许多福音派的心与意念。

神学现状调查再一次为我们揭示了病因。问题是:我们是否终于有勇气喝下苦口良药?


附录:在这项调查中,生命路调研机构将福音派定义为那些对以下四个陈述表示强烈认同的人:

  • 圣经是我信仰的最高权威;
  • 个人有责任鼓励非基督徒信靠耶稣基督为救主;
  • 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是洗清我罪孽的唯一赎罪祭;
  • 唯靠信靠耶稣基督为救主者才能得享神所赐下的永恒救恩。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When ‘Evangelical’ Means Everything but the Gospel

Joe Carter(乔·卡特)是福音联盟的编辑,同时也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Arlington, Virginia)的麦克林圣经教会(McLean Bible Church)担任牧师。
标签
成员
信条
神学现状调查
道德式治疗主义自然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