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姊妹事工带领中的四个陷阱
2025-05-20
—— Karen Hodge

作为家中的长女,照顾两个妹妹的经历开启了我的领导之路。我会牵着妹妹们过马路,告诉她们该做什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总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人负责,推动各项事务的开展。上大学时,同学们都把我叫作“万事通”——“有事找凯伦,一准没问题”。那时我沉迷于他人对我能力的赞美,却不知这恰恰暴露出我内在生命的空虚。

这些年来,我在学校和教会获得了很多担任领袖的机会,最后更是投身姊妹事工。然而在服事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当我扮演“万事通”的角色时,实际上并没有带领任何人。事事亲力亲为的结果,反而让我偏离了作为仆人式领袖最重要的使命——培养门徒。

最终,不成熟的领导方式让我走投无路。我只能奔向耶稣祷告说:“求你帮助我在你里面得安息,让我的信心单单建立在你的义上。求你赦免我一直倚靠自己的能力。”感谢主,神的能力总是在软弱、有需要、倚靠他的领袖身上显得完全(林后 12:9)。

在追求成长为仆人领袖的过程中,我不得不正视自己对领导力的错误认识。同时,我也发现作为姊妹事工的带领者,我们往往会陷入一些共同的误区。

错误认识与动机

大多数人对领导力的理解,都来自于世俗文化或企业界。然而符合圣经的领导力却截然不同。它不等同于权威或决策权,与职位头衔更是关系不大。它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常规认知。这样的领导力可以给人带来生命,也可能夺走生命。圣经中的领导力就是仆人式领导——这不是一种流行的领导方法,而是一个宝贵的邀请,呼召我们更像耶稣。

虽然仆人式领导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我想分享这些年来,我在神和他人面前必须认罪悔改的四处个人陷阱。

第一、注重地位

注重地位的领导,更看重领袖头衔,而不是群体的整体目标。我很年轻的时候就参与了姊妹事工,当时为了弥补经验不足,我天真地想通过正式的职位和头衔来获取权力。因着骄傲,我自认为比别人更有见地,很少愿意与团队合作。在等级观念浓厚的文化中,往往是组织架构凌驾于领导力培养之上,领袖也因此缺乏外部的视角和监督。

二、个性驱动

以个性驱动的领导力围绕带领者的优势而展开。我总以为自己是个外向的人,喜欢听到自己的声音。往往要等到有人提出要加入新人或实施新计划时,你才会意识到自己对“个人事工”的控制欲有多强。那时的我因着不安全感和骄傲,很少给他人提供机会来分享想法或发挥恩赐。直到我转到新教会,接到一位前教会成员的电话,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领导方式出了问题。那位成员说:“没有你在,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往前走,因为没人能像你那样挑起大梁。”这番话恰恰暴露出带领者的重大隐患。

三、迎合需求

迎合需求的领导方式,往往被服事对象的各种要求所牵着鼻子走。表面上看,在每年事工开始前做个调查似乎很有道理——先听听姊妹们的想法,再根据她们的期望来安排计划。但经过惨痛的教训,我明白了: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想要满足这种类似消费者的需求,不仅让人筋疲力尽,而且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根据表面的需要或当下最热门的趋势来做决定,而不是提供能帮助属灵生命成长的福音课程。结果就是,为了迎合个人和特殊群体的愿望,反而把神的荣耀和旨意放在了一边。

四、重视产出

重视产出的领导方式,总是把任务放在人前面。我习惯随身带着写字板和笔,喜欢列清单,保证每样事情都不拉下。人们也许会因为我做事效率高而称赞我,但效率永远不该高于团契相交和门训。我常常就像在轮子上不停奔跑的仓鼠,盲目追求更大更好的成果。当自己动手感觉更快更有效时,谁还愿意花时间去把任务分派给别人呢?这种领导方式一味追求向前,结果让我们错过了许多见证神恩典和圣灵工作的机会。

持久的领导力

领导力最关键的,就是我们专注的目标。你是定睛基督,专注门训,还是被其他紧急的事务和各样动机分散了注意力?要建立富有果效的姊妹事工,就必须把重心放在生命中唯独两样能持续到永恒的事物上:神的话语和神的子民。

作为仆人领袖,要引导跟随者的眼目转向基督,并以永恒为念,甘心摆上自己来带领他们。这样富有生命力的仆人式领导,是一项神圣的特权——当我们带领众人走天路时,能够与圣灵同工,亲眼见证他奇妙地翻转人的生命。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4 Pitfalls in Women’s Ministry Leadership

Karen Hodge(凯伦·霍奇)是美洲长老会(PCA)姊妹事工协调员。
标签
门训
姊妹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