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忧心的牧师需要智慧,来处理“候鸟式”迁徙(snowbirding)所带来的教会生活中断问题——指的是一种退休人士的生活习惯,在寒冬时迁往气候温暖之地,酷暑则返回较凉爽的地方。
派博牧师在回应这一问题时,自己正是一位年届七十、常年居住在明尼阿波利斯并忍受严酷冬季的长者。他说:“所以我觉得,自己如今越来越有发言资格,可以谈谈所谓‘退休’这一美国梦的种种恶。”但派博指出,这其实触及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已经脱离一生赖以为生的职业的人来说,该如何度过人生最后的二十年?”这一段岁月——“从六十五岁到八十五岁——仍然被称为生命。它并不是某种附属的人生。事实上,它是人生中极为关键的一段,因为这是我们在面对面见主时,为我们所说的每一句闲话、每一个片刻向祂交账前的最后准备时期”(太 12:36)。
候鸟式迁徙本身,本质上是西方富裕群体的一个特别现象,并非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实。但它也牵涉到一个更广泛的讨论范围:你家房屋的大小、选择居住的社区、是否拥有多处房产、度假的频率与花费,以及周末为了去湖边度假而缺席主日崇拜。这一切,会向你的孙辈们传递怎样的信息?
与其设定禁令,“在我看来,圣经采取的是一种更宽广、更普遍的方式。”这种更宽广的方式,就是呼召我们过一种“激进的、基督徒式的战时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基于明确的圣经经文:爱与牺牲、服事中的受苦、生命的短暂,以及世界的失落和我们身边之人的痛苦。圣经从未呼召我们今生尽可能地追求舒适与奢华;它呼召每一位基督徒“走向有需要之处,而不是走向舒适与安全”,呼召我们“走向慷慨与简朴”。
一位关心候鸟现象的牧者,不应在讲道中责备会众,而应努力营造一种属灵文化,使人真心接纳这样的事实:“自我牺牲、慷慨给予和充满爱的服事,才是真正喜乐之所在。我会一次又一次地努力从圣经和当代生活中表明:我们若一味追随世界那种想要尽可能提升舒适感、逃避苦难的心态,最终走的不过是一条通向无聊、负疚和空虚的路。”我们应当为退休建立一种全新的愿景,将其看作一段“黄金时期,不是用于闲适、休息、玩乐和自我放纵,而是为了服事、满足人的需要、造就门徒、展现爱——通过服事神最大化发挥作用,而非在娱乐与奢华中最大化身体的享受。神赐给七十几岁的我们一生与神同行、认识世界的经验,并非为了让我们把这些年累积的智慧打包装箱,无所事事地沉溺于自己的嗜好、游戏和闲暇。”让我们善用这些经验行善。
牧师啊,让你教会中六十岁以上的弟兄姊妹都去阅读巴刻(J. I. Packer)的这本书:《荣耀神的夕阳》(Finishing Our Course with Joy: Guidance from God for Engaging with Aging,中译参考:中国主日学协会2017年版本)。并且,强调个人事工影响力这个议题。“无论你搬去佛罗里达、墨西哥、新墨西哥州或凤凰城——你搬迁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属灵成长与服事影响力吗?住在佛罗里达,会不会比住在明尼苏达北部有更大的事工果效?你访问佛州某个大型教会所能发挥的影响力,是否真能超过你委身在威斯康星、肯塔基或其他乡村教会所能结出的果效?你主要考虑的是舒适,还是主要在想如何回应需要?”
一旦这样的属灵文化被建立起来,牧师就可以在私下的谈话中,邀请年长的成员们一起深入探讨更具体、更个人化的问题。[1]
*****
[1] 改编自发表于2016 年 3 月 21 日的“派博牧师答疑”第 819 问: “A Plea for a Radical Christian Wartime Lifestyle in the Retirement Years.”
译:CP/SG;校:JFX。原文刊载于《派博牧师答疑》(Ask Pastor John)一书英文版 435-436 页:“On snowbir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