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魔鬼是个骗子——而且是个“地狱级”高手
2025-09-01
—— Joshua Baru

在这本 64 页(英文版页码)的虚构作品中,C. S. 路易斯以讽刺、幽默和极具想象力的手法,透过两个魔鬼的对话与书信,揭露了邪恶世界的运作方式。私酷鬼(Screwtape)是个老奸巨猾的资深魔鬼,而他的侄子瘟木鬼(Wormwood)则是个初入行的新手,行事笨拙。私酷鬼写信指导瘟木鬼如何在邪恶的事业上步步高升、游刃有余,故此这本书名为《魔鬼家书》(The Screwtape Letters,又有中文译本翻译为《地狱来鸿》,上海三联书店 2025 年新版译为《大榔头写给小蠹木的煽情书》——译注)。通过这两个魔鬼的互动,路易斯深刻探讨了诱惑、罪恶与属灵争战的真相。

本书采用书信体小说的形式,31 封书信短小精悍,却在神学和道德层面层层递进。每一封信都精准地针对人性的软弱,透过私酷鬼那扭曲却狡猾的视角,巧妙地反衬出属灵的真理。

试探、罪与属灵争战

路易斯对试探的深刻洞见,体现在私酷鬼教导瘟木鬼如何让他的“病人”(受试探的人类)沉迷于肤浅琐碎的小事上。私酷鬼写道:“人类一直以为我们在不断地往他们脑子里灌输思想,这真可笑,其实啊,我们最出色的工作是通过让他们忘记一些事情而完成的。"这提醒我们,人类本性堕落,甚至在魔鬼引诱之前,我们就早已倾向罪。所以,魔鬼竭力阻挠人默想神,好叫我们无法尽心、尽性、尽意爱主(太 22:37)。神通过自然与圣经说话,而邪灵则拼命让我们分心,远离造物主的话语

谈到罪,路易斯一针见血地指出,罪的可怕之处在于它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他说:“通往地狱的那条最安全的路其实并不陡峭——它坡度缓和,地面平坦,没有急转弯,没有里程碑,也没有路标。”这让我们想到《希伯来书》3:13 所说的全然败坏和罪的迷惑性。罪很少以狰狞面目出现,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妥协慢慢侵蚀人心,就像《罗马书》1:21-25 描述的,人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

实际上,因嫉妒下地狱的人可能比杀人犯还多。正如清教徒神学家约翰·欧文所说:"你要么治死罪,要么就被罪治死。"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罪——《雅歌》2:15 说的“毁坏葡萄园的小狐狸——比如谎言、充满情欲的眼神、骄傲自夸、背后说闲话,它们的可怕之处不在于程度轻重,而在于它们冒犯的是至圣洁的上帝(哈 1:13)。

属灵争战方面,路易斯揭露了撒但的惯用伎俩:让基督徒忽略最基本的顺服,反而去追求看似属灵的行为。私酷鬼得意地说:"引导他关注最艰深、最属灵的职责,从而使他对那些最起码的义务视而不见。人类讨厌随大流,忽视那些毫无新意之事,你要强化这个很有用的特性。”这让我们想起神对扫罗的责备:“听命胜于献祭”(撒上 15:22);保罗的警告:“我若能说人间的方言,甚至天使的语言,却没有爱,我就成为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林前 13:1);雅各的劝勉:“要作行道的人,不要只作听道的人”(雅 1:22)

《大榔头写给小蠹木的煽情书》(The Screwtape Letters

C. S. 路易斯 著

这本书是C. S. 路易斯受欧美读者瞩目的第一本畅销书,出版于 1942 年。这本书的体裁是书信体小说,最初的内容连载于报刊,后集结成书。

这本书由大魔头(大榔头)写给小鬼使(小蠹木)的 31 封信构成,信中大榔头传授小蠹木如何成功虏获一位伦敦的年轻人的灵魂。大榔头指导小蠹木,在年轻人面对战争阴云、择偶、婚姻等种种压力时,多方攻击他,引诱他离弃正道而走上罪恶之路。以大魔头的口吻,书中反讽地展现出一个是非、善恶颠倒的世界,处处折射出C. S. 路易斯对人性的洞察和对当时种种时代思潮的批判。

上海三联书店,208 页

行善的时机对我们理解福音至关重要。基督徒之所以被神接纳,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基督已经成就的救恩。因此,基督徒的顺服和爱心善行绝不是为了赚取神的爱——那不过是律法主义;而是对神白白赐下的恩典之感恩回应。路易斯提醒我们,仇敌最擅长扭曲这个福音的基本真理。

避开两种极端

这既不是一本神秘主义的书,也不是充斥着黑暗世界秘密的作品。《魔鬼家书》体现了路易斯一贯的风格,他将高深的神学辩论和深刻真理转化为平信徒都能理解的话语。这种写作才华在他的其他虚构作品中同样熠熠生辉:《纳尼亚传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梦幻巴士》(The Great Divorce),《宇宙三部曲》(The Space Trilogy)和《裸颜》( Till We Have Faces)。

《魔鬼家书》的核心论点直指人类在魔鬼认知上常陷入的两种极端:要么完全不信邪灵的存在,要么病态地沉迷其中。路易斯明确警告读者要避开这两个陷阱:“对于魔鬼,我们人类会犯两种错误,错误截然相反而程度不相上下。一种错误是不相信有魔鬼存在,另一种错误是虽然相信有魔鬼,却对魔鬼们抱有一种不健康的过度关注。两种错误都让魔鬼们乐不可支。它们赞赏物质至上主义者,也同样欣赏玄学巫术之人。”

这种现象在非洲大陆何等真实?一方面,自诩知识分子的人彻底否定超自然存在;另一方面,巫师们否认物质现实的权威,却忘记我们犯罪本就是借着身体,而非脱离身体。身体在神的救赎计划中至关重要:末日来临之时,祂将使我们的身体复活

路易斯继续告诫读者:“除了对仇敌(神)的极端委身之外,所有极端性都要鼓励。"这句话发人深省,老话说“物极必反”,但唯独在爱神的事情上,这句话并不适用——你永远不会爱神过头!然而,那诡诈的欺骗者,总是不断试图把基督徒从“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太 12:30)上拉开。今天流行的口号,比如“先爱自己”或“我相信超然,但不信宗教”,都必须放在圣经的真理里仔细衡量,分辨这到底是属天的智慧,还是瘟木鬼的蛊惑。

从一开始,路易斯就提醒读者:魔鬼是说谎者,切勿将私酷鬼的话当作地狱运作的官方指南。这本书很可能让易冲动或根基不稳的读者受骗。须知魔鬼仍是这世界的王(约 12:31)。

但感谢神!正如圣灵藉着保罗所写:“我们并非不知道撒但的诡计”(林后 2:11)。又如雅各提醒我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雅 4:7)。这真理正呼应了马丁·路德的提醒:魔鬼依然是“神的魔鬼”,永远在祂主宰之下。

喜剧与悲剧

本书的写作风格不只是为了搞笑,它以犀利的讽刺揭露了魔鬼诱惑基督徒的狡猾手段。它用逆向心理学,借魔鬼之口道出歪理,反而让传统神学论述中容易被忽略的真理更加鲜明地呈现出来。

路易斯将这部书信体讽刺作品献给J.R.R.托尔金。没错,就是那位创作了《霍比特人》和《魔戒》的奇幻文学巨匠。两人都钟爱那些既娱乐人心又令人战栗的文学手法,在喜剧与悲剧的交织中传递深刻的神学真理。细想之下,这不正是圣经的叙事方式吗?伊甸园的喜乐与堕落的悲剧、各各他十字架的苦难中交织着救赎的恩典、得荣耀的喜剧与永刑的悲剧。

有限的认知

路易斯以讽刺手法犀利地指出,基督徒多么容易被世俗琐事、物质忧虑和肤浅的灵性分散注意力,以致遗忘自己真正的属天使命。私酷鬼冷笑着教导瘟木鬼:“把日常琐事印在他心上……你的工作就是要把他的注意力锁定在那感官体验的急流中。”

在另一部作品《荣耀之重》(The Weight of Glory)中,路易斯更直接地反思了这种属灵的短视,他痛心地说:“我们的主发现我们的渴欲(desires)并非过强,而是过弱。我们是三心二意之被造,当无限之喜乐(joy)馈赠给我们时,我们却耽溺于酒、性以及野心,恰如一个无知孩童,他情愿在贫民窟继续玩泥巴,因为他无法想象,海边度假的机会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实在太容易心满意足了。”

这本书生动地展现了撒但和它的爪牙如何利用世界、我们的肉体、性格弱点,以及我们对圣经的无知,引诱我们犯罪、阻碍我们悔改,甚至诱导我们这些自称是基督徒的人背道。路易斯敦促我们透过神的话语聆听祂,因为祂是全知全能的神;并要谦卑地承认:我们是堕落的受造,认知有限,在圣洁之事上,我们全都稚嫩如孩童。

直到我们面对面见祂的那日,我们才会完全。而在那之前,我们必须谨记:我们容易迷失,容易被肉体、世界和魔鬼引入歧途。但我们仍然喜乐,因我们并非孤军奋战:耶稣必保守我们不至失脚,并要以大欢喜,在祂荣耀的同在中使我们毫无瑕疵地站立。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非洲网站:Screwtape Letters: The Devil Is a Liar, a Damn Good One.

Joshua Baru(约书亚·巴鲁)是内罗毕以马内利浸信会的成员,也是内罗毕一家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员。他致力于激励基督徒在自己的职业中活出信仰——"作工像是给主作的"--与三位一体的上帝一起完成拯救罪人、使圣徒成圣的使命。
标签
书评
属灵争战
魔鬼
C. S. 路易斯